分散風險 Fr. apple daily 070412 上回講到根據美國Santa Clara University金融系教授Meir Statman的研究,一個足以分散風險的投資組合,需要最少持有30隻不同股份,但一般投資者不容易同時Follow 30多隻不同股份,反而投資數隻熟悉的優質股,再加2、3隻不同的股票基金,則更為簡單容易的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。 根據研究,一個分散的股票組合,大約持有36隻(或30-40隻)不同股票,若超過此數,對進一步分散風險的作用不大。此外,這36隻不同股票,應該是來自最少4個不同類別,例如9隻是金融股,9隻是房地產股,9隻是航運股及9隻是資源類股份等。一般投資者亦可考慮持有來自4個不同類別的16隻股票,即每個類別4隻,其效果雖然不及36隻不同股份,但在分散風險方面亦不太差。至於怎樣才算是Follow股份? 美國有關方面指出,投資者最少須每季閱讀及研究其業績報告,假若連這也做不到,便不應持有這麼多股份了。有些時候,「分散風險」與「增加投資回報」可能是對立的,正如投資組合中,資金平均地持有30多隻不同股份,風險雖然相對較低,但其回報便可能不及一隻勁升的股份,例如匯控(005)在過往多年便跑贏不少股票基金。 筆者一向認為,投資者不妨投資數隻熟悉的優質港股,例如匯控、中行(3988)、建行(939)、國壽(2628)及平保(2318)等,跟投資於一些渴望投資但無暇研究的海外市場股票基金,其整體回報及分散風險效用相對不俗。
0 則留言:
發佈留言
訂閱 發佈留言 [Atom]
<< 首頁